『星際效應』
一直找不到好的時間來拜一下諾蘭大神,這次工作休假也剛好上映快一個月了,想說應該人不多吧
人是真的不多,一聽只坐滿一半,不過好位子都選走了,我挺早去的呀!!!
這部片說實在的,如果真的想要體驗太空旅行,還是推薦珊卓獨挑大樑的『地心引力』
而星際效應比較著重在劇情架構上,所以在帶領觀眾的情緒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可能只有我唷)
坐我旁邊的大叔疑似還發出打呼聲,雖然電影劇情稍微平穩沒有什麼比較高潮迭起的地方
但是大叔竟然「疑似」看到睡著也太神了…
「阿凡達」是因為人口爆炸,不愛惜地球而造成地球逐漸不適合居住、資源短缺等的因素,才必須到宇宙去尋找其他行星
但這時候的科技已夠發達,我想這是「阿凡達」內主角群吃香的地方
星際效應的世界末日,則是因為土地逐漸貧瘠,糧食短缺的問題,在一個已經規劃許久的秘密策劃中,一群為了後代人類著想出發尋找新的居住地
但其實是被騙出去的主角群,不只如此還要自食其力,科技都不是很發達,除了有機器人以外,星際效應比較接近現實一點
諾蘭導演拍攝的影片之所以吸引觀眾,是因為導演無時無刻都想呈現最真實的樣貌給觀眾感受
玉米田是真的,冰天雪地是真的,連太空船都是真的 (我真的要甘拜下風了)
庫柏曾經是飛行員,有很好的才能但在資源短缺的年代,反而最需要得職業是農夫
以致學校讀書,就算是全校第二名畢業的庫柏大兒子湯姆,努力的最後就是當一個稱職的農夫
如果在早些年自己的兒女出生,甚至包括他自己,都可以做些不一樣的事情和發展,確實是時代所逼
庫柏的女兒墨非像他,充滿了好奇心、聰穎過人,兒子較像爺爺,固執、腳踏實地
提到莫非定律,意指意料之中會出錯的事情,還是會出錯
我很喜歡維基寫得「這就是為什麼麵包落地,總是塗奶油的那面著地」,其實是提醒要為事情做好萬全的準備來截阻或將危機發生的傷害降到最低
對應電影爆胎事件,總有一天會爆胎,不知道何時會,所以要有備胎在車上預防不便
也有點像是哪有這麼好,第一個星球就是可居住,三個星球就直接猜錯了兩個,使得人類有兩種不一樣的結局
一部分是生存在太空站,一部分是電影提到的b計畫「人口炸彈」,布蘭德抵達最後的星球之後開始這個計畫
看到庫柏去追逐無人機,露出的無限喜悅就知道他還是對曾經的夢想和衝動有些著迷
使他在知道秘密計畫之後,他是很感興趣,但是總念念不忘自己的兒女,可知道了這是拯救人類的重擔,實屬折磨
讓我聯想起了開始有了家庭,必須付出一切的父母,在照顧兒女的當下,有時漸漸的忘了尚未實現的夢想和目標,或是只顧著投入工作,將自己的全部給了孩子
這也是我不願見到的,可少數人還是會認為顧著追夢、賺錢的父母,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使得這種「實踐」的拿捏很有學問
墨非一開始還不知道這趟旅程的無望感,直到老爸拿出了一支錶,等到他回來的時候可能跟女兒同歲這般理論
墨非才知道大事不妙(這小孩太聰明了吧),為了賭氣也不跟老爸和好,使得庫柏在離開家的路途上,百感交集的痛哭,也許這次的離開是最後一面了
片中貫穿了一個著名的英國詩人狄倫湯馬斯作品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雖然智慧的人臨終時懂得黑暗有理,
因為他們的話沒有進發出閃電,他們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可能曾會多麼光輝地在綠色的海灣裡舞蹈,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狂暴的人抓住並歌唱過翱翔的太陽,
懂得,但為時太晚,他們使太陽在途中悲傷,
也並不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嚴肅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視覺看出
失明的跟睛可以像流星一樣閃耀歡欣,
怒斥,恕斥光明的消逝。
您啊,我的父親.在那悲哀的高處
現在用您的熱淚詛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
不要溫和地走進那個良夜。
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阿福一直念得詩句,原本作者是寫給自己父親,表達懷念之情
有點像是反應了庫柏自己所說得,既然人類誕生於此,就不該滅絕於此
別溫馴的接受末日到來,依據人類至今為止許多偉大的發明和巧思,定可以找到出路
所以有了拉撒路計畫(意外人類重生計畫),到廣闊無際的太空中尋找可生存的星球,希望能找到第二個類地球
但沒想到的卻是,阿福的決心是放棄地球上的人類,所以原先制定的a計畫只是騙一些「真的覺得可行的人」去出任務
庫柏的女兒這代後輩,還不會先餓死就會先因為缺氧窒息而死,這是多麼令人恐懼的一件事情
說到底其實博士也是為了自己的一片私心,連女兒都瞞騙,希望有些經驗的庫柏能保護、引導自己的女兒
導演引用一部分的詩句,但是完整的看起來,對應劇情的部份很巧妙,例如第一個星球的大浪(善良的人,當最後一浪過去,高呼他們脆弱的善行)
因為科學理論的因素,這次的失誤使得地球又浪費了二十幾年 (懂得,但為時太晚)
我喜歡這部片硬生生的呈現了宇宙對於時間上的無情和可貴,庫柏一行人僅感覺過了三小時,機器人說相當於地球的二十幾年
光用說得還不足以表現這種光陰似箭的感覺,直到庫柏看到地球上兒女的錄像,三個小時…他有了孫子,兒子結婚,女兒也長大了
當下的情緒不知是否該感到快樂還是遺憾這樣的複雜,他錯過了許許多多兒女的人生,他沒辦法守候在身旁一一參與,看到馬修影帝使出全身的力氣展現這複雜的哭戲
媽呀,我也哭了,哈哈哈
我必須說真的,我看完電影回到家發現麥特戴蒙也有參與演出的時候,一直在想到底是哪一位
超級眼瞎了我,原來曼恩就是,我竟然一直都沒有看出來!天呀!是說他怎麼發福成這樣啦!!!
我心裡的印象還是他!
年輕的時候…
是說有一陣子我一直把他跟馬克華柏格搞混
神韻有點像呀,不覺得嗎! 哈哈哈
曼恩博士其實只是表現了人性最脆弱、恐懼的一面,人無法一個人單獨待在一個地方太久,會逐漸消磨自己的人格
害怕孤單,害怕地球的人知道這星球不能住人就不願救他,我覺得這是很單純的害怕
真正可怕的不是他自身的恐懼,而是恐懼驅使他做出許多不可挽回的行為
當他從睡眠中甦醒看到康柏一行人時,也是最單純、感謝的哭泣,的確是無法想像在外太空中只剩下自己
想想「地心引力」的珊卓也曾因為孤獨一人時希望能結束生命的片刻
意志力就變成了唯一支柱
懷抱希望,就算是「欺騙自己」,也別溫馴的走入良夜
這部片令人有趣的是時間上的設定,好比宇宙對於地球的相對上的時間
第一個充滿水的星球在設定上也頗讓人打趣,剛登入發現有水,的確,水是生命的泉源,於是就先發送訊號給了地球
但訊號抵達地球其實已過了七年之久,誰知道他剛登錄時早就被大浪打碎,康柏一行人抵達後還是對方剛死亡不久,所以才看的到殘骸
諷刺又好笑,我想他們最應該克服的是資訊的傳遞,但是身在不同世界的兩端,真的不如地球的網路
還是得感嘆宇宙之大,人類真的太過渺小
看到後面我就知道,啊…又是一部平行時空的電影
但平行時空還是得遵守一樣的道理,就是過去是不容改變的
我看到網路上有人解釋的次元空間很有興趣
第零次元:點
第一次元:線
第二次元:平面,只有左右,沒有上下。像漫畫、卡通、影片。
第三次元:立體,有左右,也有上下,人類生存的空間。
第四次元:三次元世界拉成線,再加上時間。
第五次元:考慮所有時間軸分支的可能性+由三次元世界構成的面,簡單說就是平行時空
第四次元其實在很早就已經出現,不過這又要提到羅森橋等,所謂的時空旅行
很多與時空相關的電影值得一看~ (我喜歡的是時空線索,老丹這時候還很有魅力耶!)
電影中最明顯的就是墨非房中的鬼,其實就是康柏在第五度空間中不斷暗示他女兒
他希望過去的自己能留下陪伴女兒,又不想眼睜睜的看著女兒這個世代隕落,於是傳遞了「未來人類」透過塔斯給他的「黑洞未知視界的資訊」
協助女兒如何利用方程式拯救人類
印證了自己告訴女兒的話「父母才是兒女的鬼」
另一點則是在他們穿梭黑洞時,發生的「握手事件」
看著還是懷抱夢想、決心的布蘭達,康柏伸出了手,不知道他抵達了最後的行星了沒,不知道有沒有安全,感覺有那麼一絲絲的遺憾
唯有放下,才能達到目的
康柏最後被救起,雖然身體看似還仍健壯,但對於地球人而言其實他已經活了124歲
諾蘭導演其實是很喜歡中途埋下許多彩蛋,握手事件是,還有電影最開頭類似訪問的片段也是
原來是康柏的女兒,但已經年事已高
墨非告訴他,父母不該看著自己的小孩死去,而他也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
於是告訴父親應該另尋自己的一片天地了,康柏已經錯過了陪伴的時機點,曾經是女兒生命中的唯一,但現在僅是心中的唯一
康柏於是啟程(帶著可愛的機器人塔斯)前往尋找布蘭達,象徵希望的開始
而人類也獲得了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