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女主角是珍妮佛勞倫斯,就立馬租下來看了
我很喜歡珍妮佛勞倫斯的主因在飢餓遊戲之前,就是他稍早的作品<冰封之心>
那時就可以感覺,哇喔,這個女孩一定會紅,只要作品對了,有了對的時機
其實有點越來越疲乏台灣電影的名稱,有些是很有創意
但有些真的只會取諧音,比如這部作品
看名稱大概也猜得出來,多多少少離不開「地下室」了
當然跟所要表達的劇情內容差的實在太遠了
/
萊恩的形象一開始就被塑造成文質彬彬的感覺
住在自己已故雙親的房子裡,被鎮上的人遠離、被同儕霸凌,身邊幾乎沒有其他可以互動的人
多多少少跟隨劇情的走向,會慢慢的開始喜歡這個男孩子
畢竟只剩他一個人了,他何罪之有?
我覺得他眉毛跟眼睛離太近了,雖然有點冷漠距離感,但是確實有營造出飄忽不定、神秘的感覺
我其實一直都很吃這套劇情,就是小情小愛
那種清純有點越界,登了~ 我就上勾了! (咳)
我覺得這幕是最棒的,不論萊恩經歷過什麼,他對伊莉莎試圖敞開了心房
教導伊莉莎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而非看「樹」就只是一棵「樹」
也許還有不一樣的秘密,等待不一樣的眼光去挖掘
這部電影用抽絲剝繭的方式,引導觀眾慢慢看到真相
即便看不懂沒關係,片尾不會不負責任的就這樣的結束,稍微會提一下為什麼
就好像我第一次看完以為萊恩是女的、女性錢包是他的一樣 (自己有夠蠢的,想像力超級豐富)
還腦中認定,女性錢包!衛生棉條!E04!萊恩是母的嗎?那鬍子哪來的?打荷爾蒙!
整個腦補完,好糟糕喔我……
以往恐怖片的方式可能是,結尾主角看著某個東西出了神
不過這邊的處理手法我很喜歡,女主角仍然記得那個時候,彼此的真心
所以才會落下眼淚,為回憶添下最後的結束
雖然稱恐怖,但個人認為女主角實在太過強悍、獨立
沒有過多的尖叫與無助,害我都覺得難怪男主角有點手忙腳亂
一下要顧這個,還沒處理好,綁好的人又跑了是怎樣!
珍妮佛勞倫斯的身材其實真的很棒啊! 只是他有些嬰兒肥
這樣其實是健康的呢,最原本的自己
希望他仍然保持他這個樣子
近幾年新聞特別多孩子手刃父母,報導都寫是因為父母小唸兩句,才會賭氣殺人
要是把時間點不是放在當下,而是放寬到更久以前
我想很多事情都會有個前因後果,人的耐心就會到了一定的限度
一開始我也覺得伊莉莎的媽很煩,用自己的觀點去看女兒,怕孩子走錯路拼命幫他鋪路
其實這才是最要命的方式,使得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遠
相信有更好的溝通方式來化解彼此之間的距離